甲类公共建筑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发布于: 2023-02-10 来自:知识分享/知识分享
1.94k
公共建筑的设计很注重建筑外形立面和使用功能的设计,有时由于建筑外形、材料和施工工艺条件等的限制难以完全满足热工限值的要求,此时就需要使用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方法来保证建筑物总体热工性能节能要求。在历年考题该类型的题目多有涉及,再加上《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的颁布与实施,了解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流程尤为重要。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1.术语解释 ①甲类公共建筑: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建筑,或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m2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建筑群。 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当建筑设计不能满足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规定指标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简称权衡判断。 ③参照建筑: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满足本规范要求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用的基准建筑。 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的空间划分、使用功能应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参照建筑围护结构应符合《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第3.1.2条~第3.1.10条的规定;本规范未作规定时,参照建筑应与设计建筑一致。建筑功能区除设计文件明确为非空调区外,均应按设置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计算。 2.计算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采用对比评定法,判断指标为全年供暖和供冷总耗电量。 当设计建筑总耗电量不大于参照建筑时,应判定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当设计建筑的总能耗大于参照建筑时,应调整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重新计算,直至设计建筑的总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 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设计流程图 4.真题再现 【2012-3-01】 设计严寒地区A区某正南北朝向的九层办公楼,外轮廓尺寸为54m×l5m,南外窗为16个通高竖向条形窗(每个窗宽2.10m),整个顶层为多功能厅,顶部开设一天窗(24m×6m),一层和顶层层高均为5.4m,中间层层高均为3.9m,问该建筑的南外窗及外墙的传热系数W/(m2•K)应当是下列何项? (A)K窗≤1.3 K墙≤0.40 (B)K窗≤1.3 K墙≤0.45 (C)K窗≤1.4 K墙≤0.35 (D)K窗≤1.6 K墙≤0.38 参考答案:[ C ] 主要解答过程: ⑴建筑面积=54×15×9=7290m2>300m2 根据《公建节能标准》第3.1.1-1条,可判断为甲类公共建筑 ⑵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 S=54×15+2×(54+15)×(5.4×2+3.9×7)=6067.8m2 建筑体积:V=54×15×(5.4×2+3.9×7)=30861m3 根据《公建节能标准》第2.0.2条,体形系数:N=S/V=6067.8/30861=0.197 根据《节能通用规范》第3.1.3条,N=0.197<0.4,满足要求 ⑶天窗占屋面百分比=(24×6)/(54×15)=17.8% 根据《节能通用规范》第3.1.6条,天窗占屋面百分比=17.8%<20% 均满足强制性条款,不需要进行权衡判断确定 ⑷ 根据《节能通用规范》表3.1.10-1,得K窗≤1.4W/(m2•K),K墙≤0.35W/(m2•K) 关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更详细内容,请观看本网站“干货视频”板块中“公共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以及“居住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